|
首页>>行业动态 >>《反洗钱法》与拍卖 |
《反洗钱法》与拍卖 |
10月31日获得审议通过的《反洗钱法》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记者昨天从央行了解到,与《反洗钱法》相关的3个配套规章也正在紧张修订中,很快将会颁布。央行昨天表示,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不会影响其正常经营。而作为反洗钱重要内容之一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也不会对居民金融生活产生影响,开展反洗钱工作不会侵犯金融机构客户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个人20万元资金划转要被报告
关注热点:《反洗钱法》第20条: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办理的单笔交易或者在规定期限内的累计交易超过规定金额或者发现可疑交易的,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
权威解读:何为“大额”交易?
央行相关法规设定了“大额”交易的标准,以人民币为例,以下三种情形下属于人民币大额交易: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之间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单笔转账支付;金额20万元以上的单笔现金收付,包括现金缴存、现金支取和现金汇款、现金汇票、现金本票解付;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以及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之间金额2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等交易。
央行释疑:
如今个人交一笔房贷首付款,或者交购车款都有可能超过20万元,而对这些交易情况,根据法律,金融机构都有义务向反洗钱主管部门作出汇报。
“大额交易报告只是一个记录或者记载,不会影响到个人金融生活。这些记录只是在一些涉及洗钱案件发生后倒过来查询现金流向时才使用。资料存放是绝对安全的。”央行条法司司长陈小云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小云表示,不少国家在法律中都有关于限额以上的交易向相关部门报告的规定,银行等机构也有相关提示。我国的金融机构也可以考虑对进行大额交易的客户作出相关提示:我们可能会将您这笔交易汇报给反洗钱主管部门。
据记者了解,20万元的限额是早些年定下的标准,但昨天陈小云表示,目前不打算修改这一标准。
监测将会扩大到房地产、贵金属交易等方面
关注热点:《反洗钱法》第3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和按照规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应当依法采取预防、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履行反洗钱义务。
权威解读:特定非金融机构包括什么?
除了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系统是传统认为的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外,这次《反洗钱法》将特定非金融机构也列入反洗钱义务的主体范围。央行反洗钱局负责人士昨天表示,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等,将由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央行释疑:
“国际上通常将房地产代理商、贵金属、宝石交易商、律师等一些中介机构也作为反洗钱关注的领域。”陈小云昨天说。
一直关注《反洗钱法》制定的专业人士透露,《反洗钱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时曾规定,特定非金融机构包括从事房地产销售、贵金属和珠宝交易机构、拍卖企业、典当行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比如在房地产业,多大的交易规模是大,什么样的交易是涉及洗钱的可疑交易,我们目前还缺乏相关经验。”陈小云说。
反洗钱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关注热点:《反洗钱法》第5条: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权威解读:开展反洗钱工作不会侵犯到金融机构客户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央行释疑:央行反洗钱局负责人士昨天告诉记者,除了保密方面,《反洗钱法》对反洗钱信息的用途做出了严格限制,同时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作为我国统一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接收、分析、保存机构,避免因反洗钱信息分散而侵害金融机构客户的隐私权和商业秘密。
央行人士表示,严格限定临时冻结措施的条件和期限也是为了保证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如规定临时冻结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等等。
|
|
|
|